防范政治风险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提出了“防范政治风险”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为做好防范政治风险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政治风险考验政治信仰,威胁政治领导,检验政治能力,制约政治生态,事关党的政治建设成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防范政治风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运用制度威力,锤炼过硬素质,保持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应对政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政治风险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党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提出了“防范政治风险”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将防范政治风险与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等一起视为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201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防范化解政治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10月,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领导干部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的重要性。“防范政治风险”对于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政治风险,即政治安全风险,是指政治安全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并将引发政治危机后果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位于政治安全和政治危机之间,是政治安全向政治危机转变的一种过渡状态。政治风险的类型包括国家主权风险、政权风险、政治制度风险、政治秩序风险以及意识形态风险等。同其他领域的风险相比,政治风险具有根本性的特点,对其他领域的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一是客观性。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前进性只是一种趋势,而现实道路则包含着风险与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代,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这表明,政治风险具有客观性,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政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执政党必须客观、理性地面对它。二是潜在性。政治风险不是现实的政治危机和灾难,而是可能性的危机和灾难。在发展为政治危机之前,政治风险会一直隐藏在政治安全背后,不会对现行政权、制度和政局构成威胁,不会引起大的社会动荡。只有当政治系统中矛盾双方的关系表现为冲突状态时,政治风险才会呈现显著性。当然,政治风险的潜在性和显著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三是传导性。政治风险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与其他风险相互交织并形成一种风险综合体。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政治风险的传导性明显被放大。比如,一地的政治风险可能引发其他地方的政治风险,一种政治风险可能引发多种政治风险。还比如,政治领域风险传导到其他领域,引发经济、金融、科技、社会等领域的风险。四是破坏性。政治风险虽然不是现实的政治危机,但如果应对不当,也可能转化为现实危机,给党的执政和国家安全造成破坏。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政治风险,执政党都必须严加防控。政治风险的形式多种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政治风险的论述,概括了政治风险的主要表现。一是敌对势力挑起的“颜色革命”。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这些都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政治安全。二是西方意识形态攻击。为搞垮竞争对手,西方国家惯用意识形态攻击手法。在20世纪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曾发挥过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敌对势力别有用心制造种种错误舆论,目的正是要搞乱我们的思想、搞垮我们的制度,动摇党领导的根基。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三是分裂主义危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方敌对势力为搞垮中国,经常借人权问题等挑起事端,制造民族分裂、搞民族分裂主义。“藏独”“疆独”等与反华势力沆瀣一气,严重危害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台独”“港独”从事分裂活动,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民族利益,损害港台两地民众的利益。四是党内政治腐败。腐败是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最大威胁。大量事实表明,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查处的党内腐败案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集团。一些腐败分子为保住和攫取更大经济利益,在政治上有更大诉求,搞团团伙伙、小圈子,严重危及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防范政治风险事关党的政治建设成败,如果防范不当、对困难和挑战处理不好,极易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负面冲击。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带领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切实做好防范政治风险各项工作。政治风险考验党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归宿。作为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才在政治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这“是我们的真正优势”。相反,“苏联走向解体命运是以思想上的分化和信仰上的混乱为开端的”,“信仰危机”是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挑战。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国内来看,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主义诉求严重影响到党的政治信仰。从党内来看,党的政治信仰面临着认识困境和治理难题的双重考验。政治风险威胁党的政治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是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决策的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方面的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风险的要害就在于威胁党的政治领导。所以,在当代中国,防范政治风险,维护政治安全,必须把捍卫党的政治领导放在核心位置。政治风险检验党的政治能力。提高党的政治能力,是实现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历史使命的紧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政治能力的丰富内涵,也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防范政治风险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一场大考,也是党的领导核心高度关注的政治问题。提高领导干部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党员干部要在应对政治风险的考验中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政治风险制约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说到底是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的政治气候或政治环境。我们党要营造的政治生态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里的“风”和“气”,说的是政治生态本身,“清”和“正”说的是政治生态的质量。党内政治生态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政治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党内生活中来,搞权钱交易,甘于被“围猎”,陷入腐败深渊;有的发展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政商关系、私人关系,严重污染政治生态;有的搞不正之风,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恶化的政治生态如果继续恶化,就会进一步加剧党的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不是政治危机,只要应对科学就可以有效防范。有效防范政治风险,关键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政治建设,要以此来不断增强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防范政治风险的根本前提。没有党的全面领导,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就难以凝聚起磅礴力量,就会四分五裂,难以战胜国际国内重大政治风险,难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防范政治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全力配合。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防范政治风险的合力;只有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使全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决策落地落实。因此,防范政治风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这既是内在的逻辑起点,也是核心保障。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也是党有效防范政治风险的根本依托。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政党防范政治风险的各个层面时,始终强调了紧紧依靠人民这一根本主题。列宁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启示我们,新时代党要提升防范政治风险能力,必须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紧紧依靠人民来获得无穷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并将其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正确方向,避免发生颠覆性错误。就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为党防范政治风险筑牢社会根基。运用制度威力。制度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曾高度肯定了无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强化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列宁提出了防范政治风险的制度保障思想。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显然,党要防范政治风险,必须运用制度的威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不断趋于完善,为党防范政治风险提供了整体性框架,但对何谓政治风险、如何防范政治风险等基本命题,尚缺乏具体界定。下一步,要按照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和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要求,对政治风险及其防范路径作出更为全面和细化的规定,为党提升防范政治风险能力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锤炼过硬素质。干部是党防范政治风险的中坚力量。要提升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必须把锤炼干部的政治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政治过硬,对干部个体来说,就是要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政治素质,干部才能在防范政治风险的斗争中,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为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提供个体支撑。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保持忧患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是我们党长期养成的优良政治习惯,是我们党在新时代防范政治风险、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党面对的政治风险之多、涉及的领域之广前所未有。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决不能有任何的大意和疏忽,决不能犯任何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要时刻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作者:吴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12期,原标题“切实把握防范政治风险的着力点”
责编:易艳
版式:小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